专科联盟简介
专科联盟已经成为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医附院)医联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7月17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医疗联合体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20〕13号)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发挥委局属(管)医院、高校附属医院、省直属医院的专科优势,跨区域组建专科联盟,着力提升区域内外专科医疗服务能力。
为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更好地遂行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医疗公益性和教学公益性,成医附院以区域专科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学科专科化、专科区域化、区域一体化的原则,以专业导向联合技术力量,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专科中心,实现了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成医附院专科联盟坚持以学科发展为中心,从学科发展、人才培养、信息化共享、医联体绩效考核、双向转诊等多个维度提质增效,实现专科联盟的持续、健康、良性发展,通过临床带动科研、科研促进临床质的提升,走出了一条临床研究型专科的发展之路。
医院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医附院心血管技术培训中心”、“陈孝平院士工作室”、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四川省危急重症基层联盟”等综合医疗、教学、科研平台,采用专科联盟形式,在各成员单位间建立起以科室为主体的专科联盟发展模式。医院以实现专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标,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科室管理、人才培养、教学查房,建立内部分工协作机制、细化机构功能定位、明确转诊路径和规则,加强医联体管理部门之间的联动,合理优化诊疗和就医格局,为提高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提供有效载体,丰富了专科联盟合作的形式与内容,增强了合作的紧密性,促进了成员单位医疗核心技术、综合管理实力的快速提升,实现区域学科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成医附院通过搭建协同信息系统,完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专科区域医疗资源共享,激发了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及重症医学科24小时会诊平台远程临床服务能力,危重症疾病的诊治及双向转诊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了一套“在线+在位结合”运行模式。线上,医院常态化开通疑难危重患者的MDT多学科会诊等学术交流活动,牵头医联体成员单位联合举办区域性的学术会议,以专业导向形成区域特色专科中心,提升专科重大疾病救治能力,形成有效差异化的发展模式,促进区域内外患者在专科联盟的合理、有序地实现分级诊疗。
我院与新都区人民医院建立检验专科共建共管
我院与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建立超声、产科专科联盟
我院与彭州市人民医院建立肿瘤、麻醉、超声等专科联盟
我院与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建立急诊、消化专科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