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广大市民及患者科学认识高尿酸血症、预防和诊治,4月19日及4月20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医护人员在西南石油大学静心广场及医院门诊大楼举办了义诊活动。

此次义诊由风湿免疫科党万太主任及周建护士长带领科室医护团队积极开展,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知痛风、识痛风、防痛风”。
活动现场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党万太副教授为患者讲解痛风的诱发因素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杨嫄博士为患者讲解痛风患者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兰敏主治医师与患者交流病情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李茜医师为患者解答疑问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柏杨医师为患者讲解痛风发作症状

成医附院风湿免疫科护士长周建为患者测量血压

医护人员为患者测量尿酸



专题讲座
4月20日下午柏杨医师通过网络直播,为大家带来了“得了痛风别害怕,痛风持续达标治疗与饮食”做了精彩的专题讲座。柏杨医师强调高尿酸血症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高尿酸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外的“第四高”,是引发痛风、肾脏损害、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当过多的尿酸以尿酸盐结晶的方式析出,沉积在关节、肾脏等处,就会出现痛风和高尿酸肾病,所以大家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柏杨医师给予患者关于生活方式建议:减轻体重,戒酒,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避免摄入过量肉食及海鲜等鼓励食用低脂乳制品,建议适量锻炼。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不亚于传统三高,需重视高尿酸的检出及规范化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义诊总结
慢病“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中国患者已达1.8亿,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累及人体多个靶器官,危害巨大。 高尿酸血症最直接的伤害是:痛风。痛风发作也被称作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累积沉淀而引起的。 痛风的痛是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痛,总是来得那么快,来的那么强烈,有时去的也很快,如一阵风似的,痛风也由此得名。突发红肿、剧痛是它的特征,发作的部位大多是大脚趾关节处,痛的部位通常是每次只在一个部位。发作后通常1-2周后变轻,但是如果血尿酸高不进行治疗的话会反反复复发作的!痛风易发作部位:大脚趾关节处、脚脖子、脚背、膝盖、手脖子、肘关节等,表现为痛风石、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变形、关节畸形等。 高尿酸血症的表现不仅仅是以上这些,还包括:(1)沉积于肾脏→痛风性肾病、肾炎、尿酸结石→尿毒症;(2)刺激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继而引起动脉硬化与脑卒中;(3)损伤胰腺B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4)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高血脂症、冠心病有关;(5)高尿酸血症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补充: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7mg/dl或女>6mg/dl(男性和女性血尿酸分别为>416μmol/L和357μmol/L)。对于没有高尿酸血症的健康人群而言,为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以下预防措施:1.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人体内代谢增加,尿酸产生增多);2.限制高嘌呤(内脏,海鲜肉汤等)、含糖饮料和果糖;并非所有海产品均为高嘌呤饮食:海参、海蜇皮和海藻为低嘌呤;并非所有蔬菜均属低嘌呤饮食:黄豆、扁豆、香菇及紫菜为高嘌呤,但不增加患痛风风险;3.禁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4.控制体重;5.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500ml-3000ml;6.碱化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