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首页 科室导航 肝胆血管外科 科室动态 详细

血管外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国产微创Castor主动脉支架植入术

发布时间:2019.08.01
作者: 系统 摄影: 系统

2019年7月27日,成医附院血管外科在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下,为一名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介入行腔内隔绝手术,并首次将国产微创Castor主动脉支架植运用到手术中。手术非常成功,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近日,家住新都区的张先生(化名)凌晨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等症状,到成医附院就诊。经过详细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其夹层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到双髂动脉,范围广,给张先生带来了持续性疼痛,还可能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下肢动脉缺血的症状。

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为张先生完善了相关检查,积极监测控制血压,稳定病情,帮助其度过了急性期。


随后,手术团队经过详细讨论,决定为张先生选用国产微创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以重建锁骨下动脉分支,开展介入行腔内隔绝手术。27日,手术团队在血管外科主任杨志明的带领下,为张先生进行了介入行腔内隔绝手术,并将国产微创Castor主动脉支架植首次运用到此类手术中,顺利完成了手术。


主动脉夹层是指在一系列外因(如:高血压、外伤等)的作用下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中膜和外膜之间,并沿主动脉长轴进行性分离主动脉壁。这是一种发生于主动脉的常见的凶险疾病,年发病率为5/10万~10/10万,病死率约1.5/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5:1.常见于45~70岁人群。如果不及时治疗,很难恢复,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50%在夹层发生后48小时内死亡,75%的病人在2周内死亡。


传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通常采用“开窗”及“烟囱技术”进行治疗,但该类治疗存在术后内漏发生率高且支架覆盖不完全等缺点;而运用国产微创Castor主动脉支架植进行介入行腔内隔绝手术就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问题,并患者预后效果更佳。

(血管外科     唐梅)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