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肝包虫囊肿潜藏患者体内多年 成医附院杨宏强教授团队妙手为其彻底根治
12月13日,一名多发性囊性肝包虫病患者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了根治性手术,医生从患者肝脏内取出了3个囊包,体积加起来已超过了患者肝脏的1/4。据悉,这是近两周以来,肝胆胰外科开展的第二例肝包虫病手术。杨宏强教授在采访时一再提醒,预防肝包虫病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手。
意外:3个虫囊体积超过患者肝脏的1/4
家住彭州的小王,今年28岁,是一名普通的物流工作人员,近日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结果却把小王及其家属着实吓了一跳。当地体检医生告诉小王:“肝脏内有多发占位,而且还比较大,建议你再到大医院进行详细检查”。随后,小王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经初步检查,小王被告知其患了“包虫病”,而且肝脏内还不止一个,一共有三个!“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咋个就得了这种病了呢”,刚开始小王自己也很疑惑,在到医院检查前还没有明显症状。
肝脏三维成像显示患者的最大的囊包超过了10厘米,呈葫芦状,属于巨大肝包虫病,经过计算,三个囊包加起来的体积占小王整个肝脏的1/4。
术前三维成像图,3个囊包已占据肝脏四分之一
(蓝色为血管,深褐色为肝包虫囊肿)
根据囊包大小,杨宏强教授判断,肝包虫在小王体内应该有好几年的时间了,如果不及实施手术,囊包还将进一步膨胀性生长,压迫正常肝组织,使肝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出现肝脏坏死以及一系列并发症。
治疗:根治性手术成功摘除虫囊
由于患者肝内最小的囊包长在一堆血管中间,囊包周围都是大血管,囊包还包住了肝静脉,这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杨宏强教授团队经过讨论分析,制订了稳妥的手术方案。
12月13日,小王被推进了手术室,肝胆胰外科杨宏强教授团队为他实施了肝包虫病根治性手术——“囊型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从病人肝内取出了3个完整囊包,其中,最大外囊直径竟达11cm,最大的囊包足足超过了一个成年男性的拳头,而且出现钙质等情况,杨宏强教授据此推测患者患病已有3到5年以上。
14日上午,记者在病房看到,小王术后恢复良好,并已经下床活动。
据了解,“囊型肝包虫外膜内外囊完整切除术”是一种根治性治疗嚢型肝包虫病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将包虫外囊完整切除,从而防止包虫复发、转移和残腔并发症的发生。按照手术分级标准,该手术为4级手术,属于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预防:讲卫生勤洗手非常重要
肝胆胰外科杨宏强教授表示,包虫病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和泡状棘球蚴病,细粒棘球蚴病多见,也就是囊型肝包虫病。小王得的就是细粒棘球蚴病。犬是棘球蚴的终宿主,也是污染源,棘球蚴在犬肠内产生虫卵随犬粪便排出体外,如果虫卵污染周围环境(包括畜舍、皮毛、蔬菜、土壤、水源等),被人类或者牲畜(牛、羊等)接触并吞入体内,虫卵最终会钻入肠壁,通过门静脉系统进肝、肺等脏器,在肝内形成囊包,并不断长大,压迫正常肝脏组织。
杨宏强教授表示,小王的感染来源尚不明确,但是肯定与不注意卫生有关系。包虫病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人体,预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非常关键。
他建议:一是规范养狗,定期带自己的爱犬进行防疫除虫,不喂食牛羊等动物内脏等;二是讲卫生,勤洗手,要注意饮食与个人卫生,不饮生水、不生食不洁蔬菜,避免与触动物亲密接触;三是个人要进行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宣传·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