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附院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内科王沛坚教授团队研究论文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上发表

发布时间:2022.05.20 来源部门:心血管内科
作者: 心血管内科 杨怡 摄影: 马欣

近日,成医附院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内科王沛坚教授团队对比剂肾病的研究论文《Capsaicin Prevents Contrast-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through Activation of Nrf2 in Mice》在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IF = 6.543)上发表。

对比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是医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的第3大病因。随着接受经导管介入诊疗手术及需增强CT协助诊断患者的增多,有约5%-40%发生率,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造成肾脏不可逆损伤。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后该病的发生率为10%左右,一旦发生往往提示预后不良。CI-AKI的防治目前仍缺乏有效药物,已成为重要临床难题,亟待进一步探索相关发病机制及寻找新的防治靶点。王沛坚教授带领团队经过四年研究,发现辣椒素可预防造影剂肾病并初步阐述了相关的分子机制,提示其在预防对比剂相关肾损伤中可能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沛坚教授简介:成都医学院hbs红宝石平台、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系主任,心血管内科主任及介入中心负责人,四川省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届白求恩式好医生,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健委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四川省卫计委首届新时代健康卫士。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高血压的微创诊疗(RDN,AVS/SAAE等),左心耳封堵,TAVR等。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高血压相关代谢工作组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母婴心血管结构与代谢专业委员会常委、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动脉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健康促进会周围血管病与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常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资助计划,四川省科技厅中央引导地方财政专项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0余项,主持注册临床研究2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200,被引用2000余次,H指数17;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成都医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国家级专利5项,参编专著2部。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