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首页 科室导航 肾病科 健康科普 详细

如何科学地保护你的腰子?

发布时间:2024.05.20 来源部门:肾病科
作者: 毛楠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听说过尿毒症”这个病,它也是让不少人都不寒而栗!事实上,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阶段,是你的“腰子”出了问题!慢性肾衰竭,也叫做慢性肾脏病,其患病率逐年在增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当肾衰竭逐渐进展至尿毒症期,患者则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生命,不仅严重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且对每个人甚至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科学保护好肾脏,日益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一下你的“腰子”,并且学习一些“护腰”知识吧!

 

人体“净水器”肾脏

肾脏,位于腰部的脊柱两侧,呈蚕豆状,左右对称,拳头大小,是人体重要的“净水器”,它负责把体内的废物变成尿液排出体外,而有用的物质将被重吸收利用。此外,肾脏还具备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参与维持血压稳定、骨代谢平衡、刺激骨髓造血等。肾脏还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早期部分肾功能受损,肾脏也可凭借其强大的代偿能力,使你不会感到任何不适。

 

 

你属于肾脏病高危人群吗?

肾脏早期的损伤往往“悄无声息”,因此,了解自己是否属于肾脏病的高危群体,做好早期的筛查,对于肾脏病的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如果你属于以下几类人群,不妨定期检查肾功能:

1.有肾脏病家族史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肾脏病患者时,其他家庭成员患肾脏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重肾脏糖负荷,导致肾脏高滤过及高灌注,引起糖尿病肾病。

3.高血压: 高血压也可直接造成肾脏损害,导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而肾脏病又可导致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

4.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在肾脏,导致肾脏的炎性病变,最终进展为肾功能不全,尿酸排泄减少,加重高尿酸血症。

5.肥胖者肥胖会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同时,也可能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一系列代谢紊乱,这都会间接导致肾脏问题

6.自身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累及肾脏。如果你的面部出现光照后红斑,关节痛,反复口腔溃疡等,那么你要警惕自己是否患有自身免疫病,尽早筛查。

7.药物的长期使用许多药物都从肾脏代谢,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物以及一些中成药等都可能导致肾脏受损。

8.反复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尿路感染可能导致肾脏的充血、水肿、坏死,病情若持续,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尿路结石若不重视,一旦引起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使肾实质受损。

9.不良的生活方式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久坐不动、熬夜、憋尿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导致各种代谢紊乱,损害肾脏血管、增加感染风险等,进而影响肾脏健康。

 

 

 

 

出现下面的情况,或许是你的肾脏在向你求救!

肾脏病起病隐匿,有一个较长的逐渐加重过程,但仍有蛛丝马迹可寻,当你出现以下异常症状,请及时就医!

1.排尿异常  正常人尿液清亮、微黄、无泡沫,每日尿量约 1000 至 2000 毫升。若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可能较多,肾脏的滤过屏障受损。尿液变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者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特别是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

 

正常尿液

泡沫尿

 

浓茶色尿

 

2.腰痛如果腰部肾区出现酸痛、绞痛或不适感,可能是肾脏及周围组织炎症或肾结石引起。

 

 

3.水肿:尤其是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面部等,以及一些身体低垂部位如双下肢、腰骶部常见水肿,按压凹陷,不易恢复,是肾脏受损的常见表现,可能和肾脏无法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或者白蛋白降低有关。

 

眼睑水肿 

下肢水肿

 

4.消化道症状肾脏排毒和能力下降,毒素在体内蓄积,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这可能是有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最早的表现。比如食欲减退、口臭、呕吐、口中的氨气味,若出现这些症状而胃肠镜检查却没有任何问题,要警惕有可能是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5.高血压: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不妨测一下是否有血压升高。高血压既是肾脏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其合并症,特别是年轻患者,更要警惕是否是肾性高血压所致。

 

6.皮肤瘙痒:当病情进入慢性肾衰终末期,毒素在体内的蓄积以及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的高磷血症等会导致皮肤瘙痒。

 

7.贫血: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当慢性肾脏病发展到3期就会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眼结膜及唇甲苍白、乏力、失眠、抵抗力下降、头晕等。

 

8.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当运动、避免熬夜、劳累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调节体内糖、脂代谢,还能增强抵抗力,避免感染。

 

 

9.控制血压、血糖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都是肾脏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通过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遵医嘱的药物治疗来控制好血压、血糖、血尿酸、血脂等。

 

 

10.避免药物滥用

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11.定期体检

日常中可以注意观察自己的小便和身体症状,定期体检,早发现早知道。基本的肾脏病筛查项目包括,肾功能、尿常规、泌尿系彩超等。

 

 

12.泌尿系彩超: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护肾脏免受损害,并维持良好的肾脏健康。如果有任何肾脏相关的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