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吃,真的好吗?-------揭开食管癌神秘面纱
“趁热吃、趁热喝、凉了就不好吃了...”这些是饭桌上经常能听到的话语。来自于朋友的热情,来自于父母的关爱......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趁热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饮食习惯,但是“趁热吃”真的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吗?
一、“趁热吃”,当心食管癌食管癌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趁热吃的饮食习惯其实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我们的食道表面覆盖着十分娇嫩的黏膜,食道进食的温度一般在10℃~40℃最为合适;50℃~60℃勉强能耐受;65℃以上,会造成烫伤,对黏膜造成伤害。虽然食管黏膜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创伤和慢性炎症,促进细胞的增生,进而诱发食管癌的发生。《柳叶刀肿瘤学》杂志在2016年发表过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一个报告,其中明确警告饮用65℃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二、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除了“趁热吃”,还有“重口味”饮食,如辛辣刺激高盐的食物,腌制食品,油炸类食物等,包括吸烟喝酒也是致癌的危险因素,特别是高度白酒,长期的酒精刺激会直接灼伤食管黏膜,导致黏膜受损引起癌变,而且酒精还会加快致癌物质的吸收,增加患癌风险。同时进食粗超食物,进食过快等因素也会导致食管上皮损伤,增加食管癌风险。
三、警惕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食管癌的早期常常无明显症状,极易被误诊,往往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警惕食管癌的可能,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为食管癌,需要及时治疗。
1. 食物通过缓慢且有停滞感或哽咽感
2. 食管内有异物感
3. 咽喉部有干燥感
4. 胸骨后有闷胀不适感
5. 胸骨疼痛
6. 其他: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病人进行性体重下降、乏力等。
四、食管癌高风险人群
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
1.居住于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2.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3.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4.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5.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摘自《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
五、食管癌预防
1. 改掉趁热吃喝的习惯,食物放凉后再吃。
2. 细嚼慢咽,避免快速进食。
3. 少吃或不吃腌制、熏制、烧烤、过烫的食物。
4. 戒烟限酒。
5. 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6. 4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做胃镜检查。
六、食管癌如何治疗?
食管癌的规范化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胸腔镜、腹腔镜技术得以应用推广,全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是一种创新性的手术方法。这种手术方式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无需打开患者的胸腔和腹腔,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整个手术过程中,仅在患者的胸腹部留下数个微小的穿刺孔,这些孔口不仅小,而且愈合迅速,进一步加快了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