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首页 公众版 科室导航 胸心外科 健康科普 详细

别让疼痛成为术后康复的绊脚石

发布时间:2024.10.30 来源部门:胸心外科
作者: 李蓉

为唤起全球人类对疼痛的关注,

造福千千万万疼痛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特别重视疼痛疾病的诊疗,

2004年国际疼痛学会确定,从当年开始,

将每年的10月份第3周的第1天定为“世界疼痛日”,

并提出“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口号。

2024年主题为:关注疼痛的性别差异。

2024年10月21日 世界镇痛日

2024年10月21-27日 中国镇痛周

2024年10月-2025年10月 世界抗痛年

什么是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有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同时可伴有代谢、内分泌、呼吸、循环功能和心理学等多系统的改变痛觉,是人体受到伤害时发出的一种警告,是一种不健康的信号。疼痛会严重的影响人的生命质量,会让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睡眠质量下降,心情烦躁等等。

人类疼痛的性别差异:每个人对疼痛承受力不同,临床研究表明,慢性疼痛影响着20-40%的成年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一生中通常会经历更多的疼痛。一项针对17个国家疼痛问题的研究显示,女性的疼痛患病率为45%,男性为31%。由于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差异,青春期之后,在免疫细胞、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催乳素及其受体等生物学机制作用下,加之与男性相比,女性通常具有较低的疼痛阈值和耐受性,这表明她们对疼痛的敏感性更高,由此,女性出现疼痛的概率则更高。

疼痛的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疼痛等级分为:

0度:不痛。

Ⅰ度:轻度痛,为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中度痛,为持续痛,影响休息,需用止痛药。

Ⅲ度:重度痛,为持续痛,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Ⅳ度:严重痛,为持续剧痛伴血压、脉搏等变化。

 

术后患者持续常因伤口疼痛易导致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影响术后康复,对进食、休息与睡眠均造成不利影响。许多患者早期均久卧不敢活动,不敢做呼吸、咳嗽、咳痰功能训练,食欲差、不配合服药,对术后护理与康复依从性差,而这又增加了术后肺部炎症、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而且疼痛治疗还存在普遍的误区:“止痛药,会上瘾”,对于止痛药,多数人会等同于只要吃了就会上瘾。事实上,并非所有止痛药物都会令人成瘾。只有麻醉性止痛药、安眠药等含有致瘾成分的药物才会让人对它“恋恋不舍”。即使临床需要使用上述药品,只要遵医嘱正确用药,完全可以避免药物依赖的发生。合理运用止痛药,减少术后疼痛,缓解疼痛程度,促进躯体状态恢复。

别让疼痛成为术后康复的绊脚石!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