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成功开展院内首例电磁导航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
7月12日,在胸心外科贾维坤教授带领下,马瑞东副主任手术团队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电磁导航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术。该项新技术的开展,是胸心外科近年来狠抓技术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成果,为胸心外科通过微创技术更加精准、安全服务患者再添新选择。
近日,63岁的刘先生因体检发现右肺下叶肺结节于门诊入院,经CT检查示结节大小2*2cm且有恶变可能,符合手术指征。如何准确、快速切除肺结节同时又能保留更多的肺组织是团队当前首先考虑的问题,经贾维坤教授、马瑞东教授、何小平主治医师等科室医生多次讨论,最终采用电磁导航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结节精准定位+单孔胸腔镜下右肺下叶肿瘤切除术。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electromagneticnavigation bronchoscope,ENB)是将磁导航技术和支气管镜检查术以及CT三维重建技术相整合起来的新手段,实现了肺部疾病的精准、微创、可视一体化精准诊疗,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技术原理是利用体外磁场定位板来引导气道内探头来进行靶病灶的定位及活检,在患者CT影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肺部“GPS导航”地图,定位并引导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操作,最终帮助探头到达肺部病灶的准确位置。由于单独的支气管镜的探查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到达部分支气管段,肺外周领域基本无法触及,但ENB能够协助医生将探查范围扩展到全肺,对病变行“无死角”观察,具体测量病变与肺边缘的距离,以及肺缺损区域的大小,提供更全面的术前评估。同时,该技术采用亚甲蓝染色后病变范围清晰可见直接在胸腔镜下行病变切除,减少定位后等待时间,解决了传统CT定位后才能转移至手术室行手术、患者必须保持固定卧位、存在定位脱落风险、增加疼痛时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