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让爱在居家护理中延伸
优质护理让爱在居家护理中延伸
——记1例贫困老年患者的居家护理
哪里有患者的需要,哪里就有优质护理服务。
2015年3月26日,和往常一样,护士小梅刚忙完交接班工作后,在抢救室的门口,突然来了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正在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人似的,小梅赶忙迎上去,问道:“老爷爷,您是有什么事吗?需要我帮忙吗?”小梅边说边将爷爷扶到椅子上坐好,看他很累的样子,立即为老爷爷量了生命体征,未发现异常。可是老爷爷告诉小梅说:“小姑娘,我想请你们帮个忙,我想买根尿管和胃管”小梅温和的问到“您买这个干嘛用呀?”老爷爷想了想,说到:“我老伴儿前两天从你们医院出院,带着尿管和胃管,有点难受,所以今天她把两个管子都拔了,但是她又不能自己解手,我不知道怎么办啊。”看着老爷爷着急的样子,小梅拉着爷爷的手细心的听取详细情况。原来他老伴名叫胡洪珍,71岁,患有脑动脉瘤,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年龄比较大,全家人商量后决定放弃手术,采取保守治疗法,如今在家休养。由于病情需要,必须长期留置胃管和尿管。
小梅向护士长汇报后,护士长组织了全科人员开会讨论,针对患者年高行动不便、病重保守治疗的特点,讨论后共同制定了有效的护理措施。老奶奶的健康牵动着我们的心,护士长果断决定派经验丰富的护士陪着大爷一起出发到大爷家中,开展居家护理。
情况比我们想像的更差,原来大爷和老伴住在离医院10多公里外的安置小区(B区1号27栋3单元102号),一进家门,眼前的景象令我们震撼,房间很小,屋内只有一张很旧的桌子和一张单人小床。从昏暗的灯光中,胡奶奶已体形消瘦,面如枯槁,无助的躺在床上,显然已被病痛折磨的精疲力尽。我们立即为胡奶奶进行询问病史、查体、评估后,当我告诉她要再次为她插胃管、尿管时,胡奶奶很不愿意,像个生气的小孩子,但是经过我们的安慰和心里疏导,最终得到胡奶奶信任。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极力做到轻柔、舒适、迅速,让老人家不觉得痛苦。除此之外,我们给两位老人讲解,如何防止胃管要防止脱出,防止打折、扭曲,我在胃管上做了深度标记以及下胃管的时间,并记录,如发生脱出及时告知我们。还要每天保持进行口腔清洁湿润,用棉签清洁鼻孔等,预防感染。为了避免家属错误的操作发生,我们详细对放尿进行了健康宣教,告知家属第一次放尿不超过1000ml,因为奶奶年纪大了,很虚弱,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会急剧下降,血液大量滞留在腹腔内,导致血液下降而虚脱,另外膀胱内压突然降低,还可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发生血尿。每次放尿以后要夹闭尿管,以防止膀胱功能失调。随后,我们还为老人修剪指甲、口腔护理等等。“这是我们的联系方式,你把这张卡片保管好,有什么事就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尽力帮助您的。”每次做完居家护理后,我们总会将我们制作的联系卡亲手交给患者或家属,让他们随时可以联系到我们的工作人员,及时取得援助。
“你们真好,真是谢谢你们了,你们医院真是个好医院啊,关心我们这样的病人。”这是两位老人一直在念叨的话。在我们即将离开时,老人家还硬要把家里刚蒸的馒头塞给我们,我顿时鼻子一酸,突然感觉到了作为医护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由于尿管及胃管留置体内的有效期很短,我们每周都要抽休息时间按计划到老人家中,免费为老人做护理、更换胃管和尿管以及健康指导,从此两位老人与我们感觉是一家人一样,随时让我们牵挂着,而护士长也随时询问我们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护理效果。
随着此项工作逐步展开,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在增加,如患者:许登秀,女,81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有高血压、冠心病;邓何敏,女,61岁,扩心病等,都是因为家庭困难而要求在家治疗,我们根据情况,按计划让护士上门服务,且不收任何费用,这样不会给病人增加经济负担。除此之外,急诊科在平时工作都会详细登记病人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与出院患者保持联系,定期给他们打电话,指导他们按时服药、定期复诊,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给予心理疏导。
自2010年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护理服务方案,对患者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拓展优质护理延伸服务。特别是在工作中搜集困难家庭,借鉴国内外护理延伸服务的经验,针对出院后需要特殊照护的患者提供无缝隙的连续护理服务,我科定期走进家庭,给予出院后的患者生活上的照护和关怀,将健康理念和照护方式带向社区家庭和社会,帮助患者改善自我管理方式,促进患者恢复。“居家护理”,是指在日常护理中,医护人员发现不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回到家后,由于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和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病情出现反弹,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将护理从医院延伸至患者家中。
目前,在我国香港地区,建立了完善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和效果评价;台湾地区也已开展了出院准备服务,运用“整合性医疗团队资源”使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转换中能得到完整且持续的照顾,并确保其出院后能获得持续性的照顾;国内的延续性护理研究及实践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延续性护理服务中心,对初产妇进行家庭随访和电话随访,采用类实验性研究发现,通过干预能够促进初产妇产褥期生理功能的恢复,维护其心理健康,对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此外,研究者还开展了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以及慢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院外医疗和健康照护需求也随之日益增长,医疗服务院外延伸成为健康服务急需考虑解决的问题。人间处处有温情,我们会将这样的行动持续下去,让更多的家庭感受到温暖,让患者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优质护理工作在延续,我们的关爱也在患者中延续。
作者: 急诊科 江腊梅、黄春梅)